2023-08, 中日敢死队激战一夜日军增援赶来将欢呼的残余日军全部击毙

  南京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的一场战役,不仅有大量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日军制造的针对平民的“南京大屠杀”更是骇人听闻。

  由于战争末期,指挥官突然做出撤退决定,且未来得及通知前线士兵,导致部队混乱,抵抗顿时瓦解。这应该是正面战场历次大会战中最混乱的一次,给后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许多人认为这场战役“没经过什么激烈战斗”“一触而溃”。

  事实上,南京保卫战前期的战斗很激烈,尤其是光华门的战斗。中日双方互派敢死队对攻,甚至还发生过日军互相残杀的事件。

  在抗战全方面爆发86周年之际,我们来回顾一下光华门战斗一角,以窥见整个战役的激烈程度。

  1937年11月,日军增援部队在杭州湾登陆,威胁上海国军侧后。国军被迫撤出上海,一路向南京方向溃退,抵抗了3个多月的淞沪会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国民政府曾斥巨资在上海和南京之间修建了两道国防线——吴福线和锡澄线,这曾被视为中国版马奇诺防线,然而到了战时并没发生太大作用。

  由于掌握这些碉堡群钥匙的保长提前跑路,仓促撤退到此的国军甚至进不了碉堡。加上没有碉堡图纸,他们也没办法掌握碉堡群的功能和用法,作用大打折扣,很快便被日军攻破。

  南京高层此刻正在讨论是去是留。南京是当时的首都,又是先总理孙中山的陵寝所在地,如果不打不仅无法向国内民众交代,在国际上也会颜面尽失。

  最终主战的声音占据了上风,唐生智自告奋勇接下防卫南京的重任,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中日两军差距巨大。中国军队刚从淞沪战场上溃退下来的,已经经过数次补充,大多是新兵。有的刚打了10多天枪,就被赶上战场,士气低落。而日军主力则是刚从国内增援而来的生力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日军从外围阵地,逐渐推进到紧邻南京城的复廓弧形防御线,其中光华门是日军的重点进攻方向。

  光华门位于南京东南面,是明皇宫南北中轴线上的最南端,明朝时外国使节均要由此门进入南京城,因此被称为国门。这里城墙高大,还有护城河,此前国军已经在城外构筑了一些工事,防线还算牢固。

  光华门也是南京国军东线和南线阵地的结合部,教导总队、87师、88师、156师等多支部队在此御敌。日军的进攻主力则是第9师团步兵第36联队和19联队。

  光华门的外围屏障是工兵学校,由87师260旅防御。该师是国军的王牌部队,由德国顾问训练。但此前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激战三个月,已经数次补充,部队有许多新兵,战斗力大不如前。

  该旅奋力抵抗,战至仅剩不到一营的兵力,因兵力不足又得不到增援,只能撤退进城。唐生智得知战况后,对71军军长王敬久大加斥责。

  旅长没有推卸责任,解释道:“我们从上海退下来,收容的人数还不到一半,守工兵学校只有一连多人,所以……”

  其实王敬久知道部队的情况,他并没有处罚旅长,而是叫他回去整理好部队待命。

  日军以10辆坦克和2000余步兵打到光华门外,但一靠近城门立即遭到城墙上的国军猛烈射击。

  日军进退维谷,只能将师团全部炮火集中在城门附近,密集射击,掩护爆破班前进,企图爆破铁丝网,但尝试数次均未能成功。光华门城门几次被日军炮火击穿,国军很快便用沙袋和木方堵上,少数突入城内的日军也被全歼。

  据宪兵教导团排长向鸿运回忆,12月9日他奉命带一个加强排赶往光华门增援。这个排特别加配了6挺捷克式轻机枪,火力强大。

  日军攻上来后,向鸿运命令机枪手必须打三夹子子弹,其他人员则集中力量将手榴弹扔出去。中国军队居高临下,一通扫射之后,日军伤亡巨大,只能向后溃散。

  而据日方史料记载,这一天他们组织敢死队,在战车掩护下,三次冲到光华门城门处。但由于携带的炸药太少,且没时间掩埋,均未产生太大效果。

  为了动摇守军军心,日军还向南京城内空投“劝降书”,要求次日正午派代表出城投降。唐生智未予答复,而是通过报纸发表相关声明,表示要与南京城共存亡。

  12月10日,遭到唐生智拒绝后,日军发动总攻,光华门的战斗更激烈。日军集中炮火不断轰击光华门城墙,光华门两侧被炸开了两个大缺口。

  午后,日军观察到在大校场的国军正在向城内撤退。36联队第一大队组织150多人的敢死队,由大队长伊藤义光少佐亲自指挥,快速跟进。

  在坦克的掩护下,他们突破了87师259旅的防线,进入光华门翁城的城门洞内,并企图冲入城内。国军见状快速关闭城门,并从城墙上以猛烈火力,将其压制在城门洞里,割断了这股日军与后方的联系。

  由于国军在城墙上部署了对付坦克的战防炮,乘坐装甲车的日军旅团副官武田大尉一出现在战场上,就遭到战防炮攻击,整车日军全被击毙。

  另一股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从城墙缺口爬入城内,占领百余米的纵深。他们以街道两侧房屋为据点,企图掩护后续部队入城扩大战果。

  防线被打开一个缺口,卫戍司令部闻讯后大惊,严令87师务必歼灭突入城内的日军,否则“拿头来见”。259旅旅长易安华与261旅旅长陈颐鼎商量后决定,在黄昏时趁敌立足未稳发动反击。

  两位旅长都是黄埔三期毕业,易安华亲率一个加强团在通济门外向东北方向进攻侵入光华门的日军,陈颐鼎率两个加强营由清凉巷、天堂村协同259旅夹击突入光华门之敌侧背,并阻敌增援。

  淞沪会战初期,陈颐鼎曾率领一个团执行“铁拳计划”,向日军腹地突击,积累了一定的攻坚经验。经过8个多小时的激战,最终将突入城内的日军全歼。但259旅旅长易安华、261旅参谋主任倪国鼎,以及营长2人,连长以下官兵30多人也牺牲在光华门的阵地上。

  当天,教导总队也在商量如何对付城门洞内的日军。因为存在设计死角,加上日军利用附近残余的材料修筑了工事,国军使用了很多方法均不奏效。

  教导总队2团团长谢承瑞建议火攻,他们运来很多桶汽油,半夜同时丢在城门洞口,并立即投下火把点燃。瞬间燃起熊熊烈火,护城河对岸日军见状以猛烈炮火射击城墙。

  拂晓,城墙上的国军以火力压制城门洞,同时团长谢承瑞亲自带领一个排,突然把城门打开,以十几挺机枪同时向日军扫射,将大部分日军歼灭。日军敢死队指挥官伊藤义光也被击毙。

  当天晚上,粤军156师也组织了45人的敢死队。他们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由城门洞一路杀到通光营房。两支敢死队的较量,犹如尖刀对尖刀。粤军奋勇拼杀,将大部分日军赶了出去,直至日军增援赶来,敢死队员们无一退缩,全部英勇牺牲。

  日军被击溃后,156师派人打扫了战场。据时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程奎朗回忆,156师的士兵用农民卖菜的竹篮挑着10余个日军首级,还有一批战利品到长官司令部报捷。

  经过一夜战斗,城内和城门洞内的日军基本被肃清,光华门防线转危为安。但据日方史料记载,事实上仍有十余名日军存活,包括一名随军记者,后来他们又躲进城门洞内。当然,这些残兵也是伤痕累累,半死不活。

  在军国主义思想蛊惑下,日本全民无比狂热,不仅军人在战场上冲锋,就连战地记者也为了抢新闻不怕死,跟着敢死队冲锋。

  混在日军中的那位是《福冈日日新闻》的记者比山国雄,他穿的是与日军军服同色的土黄色制服。第二天,又一波日军冲上阵地时,他爬出掩体朝同胞招手欢呼。

  由于前一波敢死队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反应,后面冲上来的日本士兵杀红了眼,认为战场上已无自己人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日本记者被当成中国人,一个日本士兵用刺刀将其刺死,其余受伤残兵也被射杀。

  直到看到那个被刺死的记者的臂章才发现他的实际身份,这一幕正好被另一名随军记者《读卖新闻》的特派员小俣行男看到。此事发生在战争前线,误杀自己人的日本士兵并未被处理。

  小俣行男回忆说:“这样的事,最多叹息两句‘真可怜’或者‘命运不好’就完了。”当然,官方在报道此事时,往往会为他们编造一个英勇冲锋的故事,家属都以为他们是英勇战死,感到无比光荣。

  日方史料记载,由于粮食运不上来,他们一天只能吃两顿,担任主攻的胁坂部队第一大队激战三天后伤亡过半,但士气仍然旺盛。日军不断攀爬城墙,刚占领就被国军夺回,随后又占领再次被夺回,如此反复展开拉锯战。

  战至12日,日军始终未能突破光华门防线联队统计,在攻击光华门的数日战斗中,该联队有包括伊藤少佐在内的275人阵亡,另有546人负伤。这在日方统计的伤亡中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数据了。

  12月12日下午,唐生智召集各部指挥官开会,决定当晚撤退。然而一散会,各部就提前行动,导致城内秩序大乱。实际上,开战之前,为了表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长江上的船只全被拉去对岸。

  大量士兵通过挹江门涌向下关码头,却找不到船支过江。城内交通完全堵塞,致使所有部队都难以撤出。有的部队指挥官提前撤退,加上联系中断,前线部队对撤退命令一无所知。及时知道撤退命令,由于与日军对峙中,有的部队一时间也难以撤下来。

  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那位教导总队团长谢承瑞,本来就是抱病出征,身体很虚弱。在战斗中又受了伤,向下关撤退时,他与警卫员被人群冲散,最后竟然在拥挤的街道中被人踩踏而亡。

  坚守在光华门的87师261旅下午时已经与师部失去联系,所以始终未收到撤退命令。入夜后旅长陈颐鼎发现正面日军变得沉寂,立即派人与左翼的教导总队联系,才发现各部均在移动,从中山门到光华门一段城墙上已无了守军。

  陈颐鼎认为战局有变,便决定向下关方向撤退。但到了下关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并无任何船只。这时部队已经失去秩序,他只能带着警卫们往下游的燕子矶赶。

  最后,他们找到一张床板漂入江中,由于负重过大,驶出不远便发生侧翻。幸运的是,陈颐鼎被一个浮排救起。

  时任教导总队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同样没收到撤退命令,他与部队失散后在栖霞寺里躲了半个月,后来又得到当地一个农民帮助,才顺利回到部队。

  混乱的撤退导致不必要的伤亡,也使大量官兵滞留城内,最后他们大多被日军杀害。坚守南京的大多是中央军精锐部队,其中不乏谢承瑞、廖耀湘这样的重点培养对象。

  可惜许多骨干在此战中牺牲,使得中国军队元气大伤,这对整个抗战大局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日军在光华门的战斗中付出了极大的伤亡,直到国军全部撤退后,他们才爬上城墙。占领南京后,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专门到光华门祭拜。后来另一名日本皇族东久迩稔彦亲王也前往光华门战场遗址凭吊。

  伪南京政府曾打算对汉西、光华、中山三座城门附近被日军炸毁的城墙做修复。但日军指示光华门不必修理,专门作为日军的战绩保留,还在城墙上写了“和平救国”四个大字纪念。

  进攻光华门的日军主力第9师团第36联队,后来出版了一本影集,取名《光华》。这两个字是摘下城墙上的门券石匾拓印而成。后来日军还组织日本画家,创作了许多歌功颂德、粉饰侵略的图画。

  然而,让日军想不到的是,8年后战争结束,这些吹嘘和炫耀全部成为他们的罪证。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灾难,正是有无数先烈奋不顾身地抵抗,才避免了民族灭亡的悲剧。无论成败,任何一场战斗,都有其特殊意义,都包含了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后人应该牢记先烈们的牺牲,以史为鉴,奋发图强,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回收服务区域

上海 无锡 宁波

沈阳 大连 天津

西安 重庆 南宁